货品资料
一、作用
1、说明
货品资料,把在本系统中将要使用到的所有货品代号都要在此先建档后才能使用。需在这里建档的货品,包括商品、制成品、半成品、原料、物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所有需进行库存核算的货品。
二、重点字段说明
(1)基础
字段 | 说明 |
货品代号 | 建立货品代号,方便公司对货品的统一管理 |
货品名称 | 货品的全称 |
货品简称 | 货品名称的简要称呼,只要输入了货品名称按回车键后,系统自动产生简称,使用者可自行修改 |
英文名称 | 货品的英文名称 |
货品规格 | 货品规格 |
大类 | 对各类货品予以分门别类,可分为商品、制成品、半成品、原料、物料、下脚品、在制品、人工、费用、外包、十大类;前六种是存货,核算数量也核算成本,故一般对存货的分类只选择前面六种; 后三种是费用,只核算数量不核算成本;在制品指的是mrp中的在制品部分,不是实质的存货;货品的类别可通过密码资料管制在货品档中所能查询到的货品类别,在供应链、生产管理中还可通过货品类别来查询报表,在总帐系统中可通过货品类别结转货品的成本,在切凭证时如果在会计科目中设置对像管制为进销存,且盘存方式是永续盘存制时,则会根据货品的类别来切凭证。 |
中类 | 是对货品大类作更细的分类,便于对货品的明细管理;例桌子与电脑同是大类商品,但桌子是办公设备,电脑是电脑设备,若想分开管理,我们就可以在大类下设中类[办公设备]及[电脑设备];货品的中类目前是体现在报表查询中 |
ABC分类 | 在入库检验中起到过滤货品的作用。在货品资料中可以对走检验的货品设为A类,那么在打入库单时,就可以只过滤A类的货品 ,B、C分类亦同。D类物料:体现在BOM表,做MRP分析时,会产生采购商品建议,但产生制令单、生产通知单或托外加工单时,表身均不列示该子件;即不需要进行领、退、补料 |
主单位 | 货品的最小计量单位,一般来说会选用计算单位成本的单位做为计算值 |
副单位 | 主要为辅助主单位而设立,它与主单位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副单位与主单位可以是对等的关系:例如对啤酒的单位说法,一支啤酒与一瓶啤酒都是一样的意思,那 这时候我们可以设主单位为支,副单位为瓶;副单位与主单位之间也可以不存在对等关系,在MRP中将会用到:例如把啤酒托外装酒封瓶盖,在与厂商结算托外缴回的费用时,由 于啤酒的库存是用支进行核算,但厂商结算单价时却是按重量进行计算,但重量与支之间却不存在兑换关系 |
公式 | 针对主单位与副单位而设定的计算公式;因为有的公司进货时,是按件来计件的,但进货时往往是一货柜进的货,而且无法清楚知道件数,故一般客户与厂商之间会确定一个公式进行计算件数,就是根据货柜的体积,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公式]视窗,进行公式的设置; 推算数量送入:指的是此公式计算的是主单位数量还是副单位数量 |
推算公式 | 在此编辑栏输入公式,右边视窗的[保留字]代表真正的数字及运算符号(小数点也包括在内,若推算的是副单位,主单位数量也算保留字,可以用以公式计算),英文字母、中文字均代表变量;若是你输入公式:长*宽*高*1.2,再用鼠标点击[测试]按钮,立即弹出推算视窗,要求分别输入长、宽、高的值,缺一不可;然 后再用鼠标点击[确认],系统自动根据公式计算结果; 计量单位:即进、销货、领用时主要的计量单位 |
包装 | 例如杯子12只=1打,24打=1箱,故主单位为只,(包装一)单位是打,(包装一)数量是12,(包装二)单位是箱,(包装二)数量是288,即12*24;若改变了包装数量 后,请重新做成本核算及分仓存量核算;因为成本核算、分仓存量核算时是以主单位计算库存数,但进或销的单位可能是包装单位,当两者的兑换率改变时,就必须重新核算,使其库存数正确 |
批号管制否 | 特殊的货品进行特殊的管制,即进货的时候指定进的是哪批货,销货的时候也指定销的是哪批货,这样销货的成本就等于进货的成本;查库存的时候可以分批查询,而且成本的计算不受其他成本核算方式的影响,它有独立的核算方式;如果在做成本计算的时候希望此货品可用个别认定的成本计算方法,或者是希望可以成批管理的时候则可以采用批号管制,采用批号管制的货品在写余额时是写入批号货品结存库及批号余额档,如果不做批号管制的货品余额则写入月盘存库存档及货品分仓查询 |
序列号管制否 | 如果货品做了序列号管制,单据中则必须输入序列号,以达到对货品序列号的管制。 此处要受营业人资料的“货品采用序列号”这一选项的控制的,即选择采用则可设定该货品是否需序列号管制,反之则不可。 当选择序列号管制时,只可输入主、副单位,其中副单位的小数位数只能输入零位 |
农副产品否 | 如果货品是农副产品在进销存中计算税额是:金额*税率,未税金额=金额-税额,且与扣税类别无关 |
(2)财务
字段 | 说明 |
货品税率 | 货品的增值税率;最初税率来源于营业人资料设置中的本业税率,虽然那里可以设置是多少,但如果有个别货品不一样时,可将此栏位的税率再做修改,在含税率的单据(譬如说采购、受订、进销货单等)中则会带出此货品的税率。如果每个客户或厂商的税率均不一样时可到“与客户厂商”这个画面中,在客户税率中输入相对应的资料 |
科目分类 | 若在单据的凭证模板中所选择的会计科目做了进销存管制,并且设了货品的明细科目,则在单据中切有关货品的凭证时,会优先取这里设置的货品明细科目,若未设则取凭证模板的科目。若在单据的凭证模板中所选择的会计科目未做进销存管制,并且有货品设了货品的明细科目,则在单据中切有关货品的凭证时,会取第一个设了货品明细科目的会计科目。 |
(3)仓库
字段 | 说明 |
预设仓库 | 预定设置的仓库,设定后在登打单据时系统会抓取这所设的仓库带到单据中,在单据在也可作修改 |
有效天数 | 货品有效的天数即货品的安全期。即如果在此栏位输入了有效天数为5天的话,在登打单据时,会以打单据的日期,往后推5天做为该货品的有效时间;在此栏位没输入有效天数时,单据中该栏位显示为空的,可手工输入该货品的有效时间 |
呆滞日期 | 设置了呆滞日期系统则为是呆滞料,当为呆滞料时在生产需求分析中,对于呆滞料不产生采购、生产单据 |
缺省储位 | 预定设置的储位 ,设定后在登打单据时系统会抓取这所设的储位带到单据中,在单据在也可作修改 |
条形码 | 货品的对应码别。在登打单据时,输入该货品的条形码,系统会自动过滤出所属该码别的相应货品资料。(要求在进/销货单“属性”中将“根据条码带出品号”勾选上) |
超领比率 | 设置每个货品可超领的比率,体现在领、补料单据中。 |
(3)采购
字段 | 说明 |
主供应商 | 材料的主要供应厂商,如事先已设好供应商就可以选择出来。在生产需求分析、材料需求分析和缺料表维护中当产生采购商品建议时就可以选择这个主供应商为供应厂商。如是半成品和自成品就要看半成品和自成品是否需要外购。如需外购就要设置供应厂商 |
次供应商 | 货品供应的第二供应商 |
采购员 | 货品的默认采购人员 |
批量 | 采购材料需按包装量进行采购,无论需采购数量是多少,都需将采购数量根据 “采购批量”换算成整数的包装量进行采购,即采购数量必须是批量的倍数 |
最小采购量 | 指定最低的采购量或是生产量;当企业需采购或是生产的数量小于这个最低采购量时,则必须要按最低采购量进行采购或是生产。最小采购量与采购批量是可以共存的,当两者都设定后,即意味着采购数量必须是大于或等于最低采购量,且必须是采购批量的倍数 |
(4)成本/单价
字段 | 说明 |
统一定价 | 货品出售的价格,数值需自己输入 |
总代理价等 | 总代理价、一级代理价、二级代理价、经销批发价、一般客户价:针对不同的等级的客户设定不同的售价 |
最低售价 | 最高成本价 、最低售价:在登打单据时有高于此成本价或低于此售价的系统会提示 |
业务成本 | 公司为调动业务员的积极性,以低于标准成本的优惠价格给业务人员,而此价格就称为业务成本。数值需自己输入 |
(5)生产
字段 | 说明 |
前置天数 | 对原材料而言就是指采购周期。如果是半成品或是成品则是对这个产品而言的固定的生产周期 |
批量 | 针对货品而言是最小的采购批量;针对半成品或是成品则是指最小的生产批量 |
单位加工时间 | 生产一个单位所需的时间,当生产的数量越多,所需的生产周期就越长。前置天数和单位加工时间:都是指产品的生产周期。只需设置其中一个即可。当两个时间一起设置时,系统先取单位加工时间 |
时间单位 | 对[单位加工时间]的一个补充说明,里面有三个选项:时、分、秒。当是空白时,系统缺省就会抓[营业人资料设定]中的MRP时间单位 |
货品特性 | 货品的特殊性质,有“虚拟件、可选件、设备、模具、固定资产”多种选择,该选项根据货品类别提供对应的可选项。设置不同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生产分析及领料的部份。 当货品设置为“虚拟件”时,则表示该货品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在分析或是生产时则必须输入真实存在的货品,“虚拟件”在系统中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虚拟件为半成品,此种必须先设有BOM表,它是连接当前BOM与虚拟件BOM下面子件的节点;当分析或输入生产单时,系统直接展开至最实阶,此虚拟件不存在;另一种虚拟件是原材料,此时的虚拟件是真正不存在的货品,在分析或输入生产单时,系统要求必须输入真正的货品来替代此虚拟件。当货品设置为“可选件”时,在BOM中有些货品是可选可不选的,譬如电脑的鼠标则是可选或可不选的货品,当为“可选件”时,无论子件是成品还是原料,均提供可选件选择视窗。当设置为“设备、模具、固定资产”时,则在自制模具入库单、自制设备入库单、自制资产入库单可以过滤到此货品的缴库单。 |
加工方式 | 针对制成品和半成品而言,系统会提供自制和托外两种生产方式,当选择自制时所产生的的单据就是制令单,而选择托外时产生的单据是托外加工单。例:返回生产需求分析,当库存产生不足部分自制成品会产生自制成品建议,有一个托外否的栏位:当是空白时表示这产品是自制的,转单据时产生制令单;当是1时,这产品是托外加工转单据时产生托外加工单。在主生产计划同样有托外否栏位,说明这个货品究竟是托外或自制的。 |
最小领料单位 | 影响后续领、补、退料单中领料及超领数量的计算 |
(6)检验控制
若营业人资料设置为空,在货品档”检验控制”页面不能进行设定。
进货检验流程:当设定为不管制或无设定货品与厂商的记录:向供应商采购货品时,可以直接进货或通过品检流程进行检验/免检再转进货,系统不做控制;
当设定为采购->进货:向供应商采购货品时,不能走送检流程,只能直接进货;
当设定为送检->检验->进货:向供应商采购货品时,不能直接进货,必须走品检流程。
当设定为送检->免检->进货:向供应商采购货品时,不能直接进货,必须走免检流程。
当设定为送检->免检->点数->进货:向供应商采购货品时,不能直接进货,必须走免检、点数流程。
当设定为送检->点数->检验->进货:向供应商采购货品时,不能直接进货,必须走点数、检验流程。
制成品检验设定:当设定为不管制或无设定货品与厂商的记录:委托厂商进行货品加工时,可以直接缴库或通过品检流程进行检验/免检再转缴库,系统不做控制;
当设定为制令->缴库:制成品加工时,不能走送检流程,直接缴回;
当设定为送检->检验->缴库:制成品加工时,不能直接缴回,必须走品检流程。
当设定为送检->免检->缴库:制成品加工时时,不能直接缴回,必须走免检流程。当委外工单有制令来源,且是制令单的其中一道工序(即制令成品已设定制程规划),则控制方式保留原系统做法,即根据制程规划中的检验否进行控制,不受“委外检验设定”的控制。
(7)包装资料
字段 | 说明 |
包装单位 | 贸易的包装单位,一个包装单位可以换算多少个主单位 |
包装净重 | 包装的净重量及单位 |
包装毛重 | 包装的毛重量及单位 |
包装大小 | 包装的大小 |
包装方式 | 体现在进销存系统中的产品配销作业 |
产品等级 | 货品所属的等级 |
三、操作
1、新增货品资料
(1)【基础管理】-【基础资料】-【货品资料】,进入货品资料查询页面
在查询页面可以查询到所有货品资料数据,还可以对其进行删除、停用等操作。
页面左侧可以通过树状图切换查看不同类型的货品资料数据。
(2)点击新增,进入新增页面
在货品资料页面,输入所有必填项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保存数据。